最近,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和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院共同發表了《中國企業數字化采購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據《報告》統計,2019年我國企業數字采購市場規模為5900億韓元,同比增長64%,成為企業級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動力。
據《報告》統計,2019年企業對消費者通用產品的數字購買交易額超過2200億元,占整個數字購買市場的近40%,是數字化購買的主導領域。在消費者一般型產品購買市場中,京東等出身的B2C領域、具有完善物流和完善數字服務能力的電子上平臺綜合實力領先,其中京東企業業務的市場份額最高,占總購買樣品的52.3%,接著阿里企業購買系統占30.1%,再次為遂寧大學客戶,占12.5%。
《報告》指出,隨著大數據、云端運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時代的加快,企業采購從簡單的在線采購行為擴展到采購管理、供應鏈服務、整個產業連鎖服務。主導整個過程、整個鏈數字化的采購服務鏈正在擴展到價值鏈中,企業電子商務采購正在加速到數字采購階段
企業采購行為中,目前數字采購的比例仍然很低,但增長率很快。據《報告》統計,2019年在整個企業級電子商務市場,數字采購的滲透率為2.88%,同比上升了1.03個百分點,兩年內翻了一番。
《報告》認為,腎小管肺炎疫情加快了企業數字化的速度,需求側數字化加速到供應側,電子商務的驅動機制從通道驅動轉向數據驅動。“傳染病將引發全球所有行業對供應鏈系統風險防范能力的反思和調整。數字采購推動的數字供應鏈系統反應更有效,配置更多,韌性更強,下一步智能供應鏈可以實現供求的無縫對接。產業連鎖上游企業加快數字轉換,現有產業促進研發設計、生產銷售、采購流通、物流配送等全數字產業鏈協作和智能響應。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研究員李明濤說。
《報告》將推進“新基礎設施”等國家的主要項目和企業經營方式的變化和升級,預計2020年我國企業的數字采購增幅將比去年高,交易規模將超過萬億元,成為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的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