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上10: 00,張瑤取下耳機,將今天收集的有效運單交給容量響應團隊。
在一天的工作結束時,她打開了微信活動,顯示她只走了95步。
張瑤是蘇寧物流“綠色通道”熱線的連接客服。這一天,她從早上8:30上網到晚上10: 00,不算回電和撥出電話,她輕接了近200個電話。
由于她在電話中的堅持,第二天,10噸救災物資將通過“綠色通道”免費送至湖北防疫線。
爭分奪秒,“每個人都爭分奪秒,我們不能掉鏈子。”
蘇寧物流的“綠色通道”于1月25日正式開通,供武漢市地方政府、公益組織和其他機構運送和發放救援物資。
為了這個特殊時期的特殊任務,蘇寧物流成立了兩個小組。“幫助武漢市防疫物資能力響應小組”負責整合協調47個區域的能力資源和物資運輸;“防疫運輸任務接收組”負責接聽熱線,篩選登記物資運輸需求,并將需求提交至能力響應組。
張瑤是防疫運輸任務驗收小組的成員之一。
“那天是元旦,事情很緊急,情況很復雜,反復培訓客服已經太晚了。我自己承擔了任務。”
考慮到捐款接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疫情疊加在春節的影響上,人員不易安排,張瑤住在蘇寧物流南京總部附近,即使在家工作,與總部溝通也比較方便,所以他主動承擔了“綠色通道”熱線的接聽任務。
張瑤是倉庫配送中心電話小組的組長,他認為這是小菜一碟,但很快就覺得這個任務是“額外的”
電話太多了,每天早上8:30上網,晚上10點關門,甚至帶著耳機和手機去洗手間。幸運的是,她在家工作,所以我媽媽可以把食物帶到她身邊,否則她甚至沒有時間吃飯。
2月20日,張瑤登記了近200個電話。200通電話的概念是什么?每個月包括一個300分鐘的電話套餐,對大多數人來說一個月足夠了,但在張瑤一天不夠。
同時,張瑤發現事情并不像接電話那么簡單。好的想法只是曇花一現,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