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美的和格力生產的面具同時上市。然而,在這兩家公司的口罩上線后,除了確保內部員工的安全和保護之外,他們還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式來確保向外界供應口罩。格力在“東明珠自媒體”公共賬戶上發布消息稱,格力生產的KN95防護口罩和醫用口罩采用預約購買機制。到3月10日,預訂的數量已經超過了47萬。3月9日,美的宣布將免費向會員發送數百萬個一次性口罩,向專業會員和媒體協會會員發送30個一次性口罩,向黃金會員發送20個一次性口罩,所有這些都是免費的。此外,以海爾的kaos工業互聯網平臺COSMOPlat為動力的全自動醫用口罩生產線已經投入試生產,標準一次性醫用口罩日產量達到10萬個。該平臺利用企業智能制造和數字化供應鏈系統的關鍵技術,快速完成核心生產線設備和生產資源在全過程的配置。有生產口罩的企業,也有專門銷售口罩的企業。為了幫助抗擊疫情,小米補充了數萬個醫用外科口罩,并在商場低價出售。結果,人們爭相購買它們。小米口罩供應不足,服務器承載能力有限,也引起了用戶的不滿。事實上,這些與面具無關的企業已經“換了職業”。除了幫助抗擊疫情,他們還有自己的“計算”。根據格力電器去年前三季度的收入數據,電器總收入為1550.39億元,同比增長4.26%。作為空調巨頭,格力似乎并不擔心收入。從市場表現來看,格力的主要空調業務不能再作為公司持續增長的驅動力,需要尋求新的渠道。這種“面具營銷”使東明珠的網上小店迅速走紅。格力電器投資1億元成立格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控股股東為董明珠,格力數萬名基層員工是網店店主。董明珠對微型商店寄予厚望,每年都設定相對較高的銷售配額目標。這次面具的銷售相當于格力多元化產品的一個好廣告
行業資訊
除了抗擊疫情,家電企業開辦口罩業務的目的是什么?
瀏覽:363 時間:202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