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擠滿了空貨船,大量的貿易訂單被取消,機器的轟鳴聲也不再.除了時間,全球經濟似乎已經停止了。這些情節原本只出現在科幻電影中,現在卻在現實中上演。COVID-19肺炎已經占據人類社會幾個月,不僅攻擊人類機體,而且攻擊全球經濟機體。面對威脅全人類的不可抗力,全球化表現出脆弱的一面。作為全球供應鏈的支柱,中國的制造業處于危險之中嗎?全球化“倒退”,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許多國家已經意識到過度依賴全球供應鏈會給本國經濟帶來巨大風險,并開始加速建立“經濟主權”。今年4月,美國和日本相繼推出支持計劃,鼓勵國內企業從中國回國。中國是全球制造業的核心。如果外國將在中國的原有生產能力撤到本國,將沖擊中國的產業鏈,直接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面對疫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福耀集團董事長曹直言不諱地表示,要高度警惕疫情后全球產業鏈的“去中國化”,甚至發出了“制造業留在中國”的呼聲。與此同時,中國一些依賴進口的行業和關鍵產品也因為疫情而被切斷。以汽車行業為例,中國40%的進口汽車和汽車零部件來自美國、德國和意大利。美國、德國、意大利、法國和英國合計占機械設備和零部件進口的40%。上述國家都是疫情嚴重的國家,可以想象中國的下游產業鏈將受到沖擊。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中國制造業的壓力是雙向的。因此,增強中國制造業的抗風險能力,保持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關鍵在于增強中國產品的“內力”。危機中有機會,中國制造業需要破繭而出。全球供應鏈的中斷促使中國制造業加速生產關鍵外國產品的替代品,這也是國內品牌的一個機會。以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5G為例。5G手機的核心部件——射頻芯片的市場份額長期以來一直被美國和日本企業所主導。如今,隨著海外疫情的不斷升級,美國和日本制造商正面臨停產的風險。對于國內芯片公司來說,他們已經追趕外國巨頭很長一段時間了,現在他們有機會跳躍式進入市場。今年第一季度,在國內手機處理器市場上,華為HiSilicon處理器正式超越高通,成為中國第一大手機芯片制造商。隨著今年下半年5G手機在全球的集中上市,國產芯片有望進一步提高
電商動態
全球化“逆轉”,中國制造業大踏步前進的機遇已經到來?
瀏覽:454 時間:202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