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工業軟件發展的重要一年。隨著工業4.0、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的興起,特別是中國“新基礎設施”的熱潮,國內工業軟件也迎來了一個新的爆炸期。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信息技術和技術咨詢的發展,我國各工業行業從國外引進了IBM主機、阿波羅工作站等設備,這些國外設備已經配備了CAD等工業軟件。國內工業軟件經歷了30多年的發展,陳豪計算機輔助設計作為工業軟件的一部分,深刻展示了工業軟件在時代中的沉浮和變化。20世紀90年代,在工業軟件的“早春”,1986年國家“863”計劃將支持國內工業軟件的開發列為CIMS(Computer/Modern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在自動化領域的主題,引發了當時中國工業企業、工業自動化研究機構和理工科院校工業軟件研發的高潮。其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因其廣泛的應用而成為第一個國家支持項目。此后,盡管國內工業軟件研發條件困難,但仍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景象,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包括中國科學院的費建、鄭州機械學院的子瑞、大連理工大學的JIFEX、AVIC的APOLANS和HAJIF等。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清華大學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相關專業的五名畢業生加入了這股浪潮,成立了陳豪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公司。首先,公司在國外進行了一些基于AutoCAD的面向應用的開發;從2001年開始,公司開始開發基礎軟件,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和人力。雖然當時與國外的CAD軟件在性能上還有差距,但從整個工業軟件行業來看,陳豪CAD軟件的誕生不僅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也體現了當時國內許多企業的責任感,給工業軟件的早春帶來了溫暖和曙光。根據智能制造研究所的統計研究,在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內工業軟件的平均市場份額約為25%,其中一些特殊領域已達到45%左右。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大浪淘沙。許多分析師認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已經導致中國的工業軟件遭受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由于認識的局限,中國的工業軟件被視為信息技術軟件的屬性,與其他管理軟件甚至互聯網一起發展。同時,由于工業軟件規模小,但投資和研發需要巨大的資金支持,工業軟件在興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都遇到了很大的發展阻力。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了世貿組織,擁有大規模的高端
電商動態
發布時從陳豪計算機輔助設計看工業軟件30年的發展
瀏覽:166 時間:202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