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共青團中央青少年權益部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互聯網使用情況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青少年網民數量為1.75億,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32.9%的小學生在學齡前就開始使用互聯網,74.0%的未成年人擁有自己的互聯網設備,其中63.6%擁有自己的手機。報告數據直接反映了中國未成年人的網絡使用和網絡生活的特點。更值得思考的是,如何從家庭、學校、企業和社會等方面采取措施保護未成年人的網絡權益,如何進一步改善廣大未成年人的網絡內容生態。保護未成年人在互聯網上的權益必須是安全的。對于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來說,互聯網可以極大地滿足孩子對知識和探索的渴望,也是當今獲取教育資源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然而,近年來,各種輕微的網絡安全事件屢見不鮮。事實上,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問題,各國都在積極探索和實踐,如以美國為代表的綜合立法模式、以英國為代表的分散立法模式以及德國的網絡內容標簽制度.2019年10月1日,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兒童個人信息網絡規定》正式實施,中國在兒童信息安全領域有了更有針對性、更嚴格、更具體的法律法規。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真正關心未成年人健康的企業“摸著網”已經采取了積極的行動。以華為的應用市場為例,早在2018年9月,華為就推出了符合國際標準、關注兒童成長的評分系統。該平臺上的所有應用程序都分為五類,從3歲到18歲不等,這樣父母就可以根據孩子的年齡設置適合他們年齡的內容。此外,華為的應用市場還推出了針對兒童的“下載提醒”功能,當兒童下載不適合其年齡的應用時,可以彈出窗口提醒家長。就目前國內互聯網環境而言,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安全探索主要集中在游戲和短片領域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統”上,這有賴于用戶自主選擇發揮其作用。相比之下,華為的應用市場站在平臺的角度,直接從內容來源切入系統管理,建立清晰的評分體系,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突破問題的思路似乎值得借鑒。家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關注孩子的心理需求是必要的。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對如此復雜的社會環境,父母很容易陷入兩個最常見的
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