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新媒體聯盟創始人、移動互聯網趨勢觀察者、資深媒體人、知名評論員、新媒體營銷和品牌傳播專家。《《新基建:數字經濟重構經濟增長新格局》》是中國最早全面系統解讀新基礎設施的書籍之一,聚焦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趨勢,全面解讀“新基礎設施”的七大領域,如5G基礎設施、UHV、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深入分析中國未來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內在邏輯和實現路徑。前瞻性提出了政策紅利下資本、企業和個人面臨的巨大機遇,可以有效幫助讀者把握中國經濟走勢,了解前沿技術,抓住投資窗口,有效提高經營決策的質量和效率。據相關報道,今年第一季度,“新基礎設施”七個相關領域的就業崗位比2019年第一季度增加了42.96%,其中人工智能等在線崗位增加了40%以上,高端人才供不應求。如何培養“新基礎設施”所需要的大量人工智能人才已經成為一個難題。今年,教育部《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年,有必要完成100個“人工智能X”復合專業的建設;編寫50本世界一流水平的本科和研究生教材,在人工智能領域建設50門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并成立了50所人工智能學院、研究所或交叉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掀起了一股巨大的熱潮。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所執行副總裁孫茂松分析稱,當前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將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幫助該行業度過一個重要的窗口機遇期。從整個人工智能產業的角度來看,核心技術發明的先驅與各種產業相結合,必將獲得獨特的優勢;然而,解決工業的主要應用是極具挑戰性的,這反過來將促進人工智能的深入發展。人工智能是一門新的技術科學,其主要內容是研究和發展模擬、擴展和擴展人類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和應用。一直以來,人工智能都在完善自己的理論和方法,尋找外部動力來實現向上發展。數據、計算能力和算法模型是影響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三大因素。2000年后,數據量的增加、計算能力的提高以及深度學習算法的出現極大地推動了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人工智能如何推動中國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近年來,人工智能發展迅速,滲透到各行各業,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原有的經濟結構和生活
行業資訊
隨著新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行業內的人才缺口非常大。企業如何重生?
瀏覽:364 時間:2021-12-31